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已经在合肥四院实习了5个月了。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之处。
刚来的时候,大家对这陌生的环境都不太习惯,也怀念学校生活。看到本系的同学发在朋友圈的实习点照片,再看看自己的生活环境,也不免有一丝心理落差。但这些念头渐渐消散了,因为我发现我喜欢上了这个医院。
我最初在科教科里协助老师做医院的继教项目。科教科在门诊楼5楼,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能看到很多病人和家属在等待医治。这让我对这所安徽省内精神科水平最高的医院多了一份崇敬,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的高尚感。而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精神科医生能做的很少,没有综合性医院的医生贡献大。
而接下来在封闭五病区实习的几个月,我的想法和感觉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得现在我为自己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而骄傲!
实习时,我参加了门诊的工作,让我更直观的看到了不同症状的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症状;有焦虑症患者,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承受不了而导致失眠,生活质量下降,出现焦虑爱发脾气等情况;也有抑郁症患者,因为学业压力大或者家庭等原因而出现了自杀的心理等等……
在门诊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十分敏感的,不希望有人在场;也有患者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神奇”的经历以及千奇百怪的想法;还有的半天问不出一句话……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从事精神疾病的医务工作者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我感受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的精神世界千姿百态,而我们所知甚少。非精神科医生的临床工作中经常忽略了精神因素的重要性,这是由于现在的医学观念仍以生物医学的模式占据主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未深入人心,在临床实践当中的应用就更少,这就对我们医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临床各科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并主动运用精神卫生知识来处理临床问题。
第二,临床沟通对于医生来说十分重要。面对当下十分紧张的医患关系,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减少医患之间的误解成为了目前紧急的课题。在五病区的实习的几个月,我领略到了科室老师们的高超的的沟通技能,并且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了训练,临床沟通技巧也得到了提升。从实践中我也感受到,只要将心比心,临床沟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当我们真正去了解患者的内心时,有时会震撼,有时会感动。
第三,对于精神病、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医院的误解亟待消除。许多精神科的患者都处于十分痛苦的状态,这样的痛苦比起躯体疾病来说更甚。但令人难过的是,当前中国社会对于精神病、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医院有着许多的误解甚至歧视,包括我自己,在到第四人民医院医院实习之前,也对精神病患者有许多误解。但现在我彻底改变了错误的看法,也认为我们应该努力让更多人知道,精神科的患者更加需要家人、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精神病医院也并不像囚牢一般,而是充满了关爱、饱含着真情的地方;人们不应该惧怕精神科,而需要更多地支持精神科开展工作。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实习中,我觉得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是光荣的,也愿意为之努力。医生的天职就是呵护和拯救他人的生命,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们要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痛苦,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命得以绽放光彩。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很骄傲,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医生,为人群的精神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蚌埠医学院实习队 王冲宵)
|